聚光圈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用色彩擦亮每一颗“星星”
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色彩画出心中的“小小世界”。
老师用图画引导孩子们对色彩形成基础认知。
老师引导孩子们用画笔勾勒简单的形状。
●本报记者 梁梦婷/文 通讯员 曹建平/图
有人说,他们是星星的孩子,像雨点一般从天边落下,来到我们的身边,闯进我们的生活;有人说,他们是无瑕的宝石,清澈通透且独一无二,在万千世界里闪烁着独特的光芒……他们,就是孤独症儿童。
寡言少语,难以靠近,是多数人对孤独症儿童的印象。但事实上,他们的身上蕴藏着各具特性的天赋和潜力,其中就有一些孩子擅用构图和色彩,以手中的画笔为工具,笔下的线条为语言,画出的色彩为情感,将对世界的认知与感受以画的形式艺术表达。
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。3月31日至4月8日,省第九届“寻找毕加索”书画作品展在我市展出,共收集到全省心智障碍人士的书画手工作品500多幅。
地面摆放着天文望远镜,与湛蓝天空中色彩各异的星球遥相呼应……这是此次书画作品展中的一幅优秀画作《仰望太空》,作者叫徐润杰,一名5岁的孤独症儿童。
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,是徐润杰最大的兴趣爱好。因为姐姐爱看书,他开始学姐姐的样子从书架上拿起了书,让妈妈每天读给他听;因为接触的第一件玩具是火车模型,从此他便爱上了火车,时常缠着家人带他出门观察火车行驶的样子;因为学会了基础数字认知,他开始认真观察超市里的商品价格,尝试排列组合各种数字……这些生活中的点滴细节,是他迅速成长的体现,也是他挥洒画笔的灵感。
而这些行为,对于一年半以前的徐润杰来说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。那时他喜欢独自玩耍,对大人的呼唤充耳不闻,运动能力极差,走路经常摔跤,且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需求。在朋友的介绍下,妈妈将徐润杰送到了三元区心语星特殊教育中心,老师们专业的教学方法和融洽的学习氛围,为徐润杰的学习、生活技能带来提升的同时,也让他与画画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“他平常比较好动,几乎一刻都停不下来,但只要拿起画笔就像变了个人,可以安静地坐在那儿画上好久。”徐润杰的妈妈说,现在家里到处都摆放着他的绘画工具,一有空闲,他就会铺上白纸,用画笔勾勒出心中所想。
走进三元区心语星特殊教育中心,听到不少的“小画家成长记”。中心负责人范爱玉介绍,在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与鼓励下,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认知训练、小组融合、感统培训等课程,学会了如何拿起画笔,用自然的想象和真实的表达,展现他们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,表达他们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