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,贵阳贵安各地抢抓农时,有序开展春季农业生产,着力提升农业智能化、机械化水平,为实现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。
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黄雷:眼下正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节,在息烽县小寨坝镇瓮沙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,村民们正忙着插秧苗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息烽县小寨坝镇瓮沙村村民 吴英:农田改革了以后,我们每年种植的蔬菜都有所增加,有西红柿、辣椒、茄子、棒豆,原来每年只能卖两三万元,现在最低标准都能达到四五万元。
瓮沙村属浅山丘陵地区,地势较低、光照充足、水源充沛、土壤肥沃,适宜发展次早熟蔬菜种植产业,去年11月,当地开始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,目前已经完成180余亩示范基地的建设并已开始种植试验,还有100余亩正在加速建设中。
息烽县小寨坝镇瓮沙村党支部副书记 罗书祥:根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,结合县、镇两级工作指导,我村结合实际主动谋思路、求发展,全力抓好农业生产。结合我村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小田变大田的福利,由村集体流转集中连片土地80余亩,作为示范带动种植,耕作全程机械化,降低生产成本,增加收入,让群众亲眼看到机械化的好处。
贵阳广播电视台记者 黄雷:抓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,必须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,在龙坪村蔬菜保供基地里,培训上岗的农机手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着,他们是息烽县免费开展拖拉机、联合收割机双证培训的首批学员。
息烽县石硐镇龙坪村村民 张中卫:我是这个村的人,之前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外省务工,去年过年时回家,县里正好有农机班的培训,就去学了农机驾照。现在在大棚里面务工,一天能机耕20至30亩地,平均每天收入500至600元。
去年年底,息烽县创新培训方法,全省首创将拖拉机、联合收割机驾驶证“双证合并”,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平台,免费为农机操作手进行拖拉机、联合收割机培训,为农机手有效减轻了经济负担。首批培训了50名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操作手,为息烽县农业现代化和粮油生产提供了农机安全技术保障。
息烽县农业机械化和农田建设管理服务站站长 周祥秋:通过本次培训,机手持证上岗后,能很好地为息烽县“春耕”和“三秋”生产提供服务,提升息烽县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。2023年,我们计划再举行一期70人左右的农机双证培训,为今后有更多的农机技术人员服务息烽县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。
记者/ 黄雷 申雨侹
编辑/蒲爱佳 责编/谢茜 审核/张薇 终审/刘露